1997年以前,位于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与世隔绝,村支书毛相林带领村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公路。路修通后,通过10多年的努力,村子又发展起柑橘、养鱼、芝麻等产业。为了缩短农产品送进城的时间,他又带领村民拓宽了通村公路,开凿出下庄人的“致富路”。今年,毛相林入围了2015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候选人。
下庄村位于竹贤乡一个巨大的天坑里,由于不通公路,几乎与世隔绝。1997年7月,村支书毛相林从巫山县委举办的村干部培训班学习归来,坐在海拔1300米的山崖上,望着天坑中的下庄,心里有了修公路的打算。
几天后,下庄村筹集了3960元,在毛相林的带领下,第一次向大山、向闭塞、向贫穷发出了挑战。
毛相林家里有五口人,老婆长期生病,母亲70多岁。妻子抱怨他说:“你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几口人张着嘴巴望着你,你还想修路?”但毛相林坚持要把这条路修通。
为了修路,毛相林没日没夜地吃住在工地上,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为修路,他此前“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还以个人的名义在信用社贷款1万多元。
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下,2004年,下庄村民硬是凿通了天坑,修出了一条“天路”。
今年5月8日,毛相林带领24名村民,再次扛起了修路的大旗。半年过去,一条2米来宽的机耕道变成了3米多宽的碎石路。
“我们以前修路,是为了走出天坑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子孙后代不再愚昧。现在修路,是为了发展产业,让村民们不再贫穷,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毛相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