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找准发展之道,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禀赋特点,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一些西方人士曾认为,西方发展道路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适用于西方国家,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上世纪90年代,一批发展中国家在效仿西方“民主模式”的进程中受挫,导致贫富差距加大、内部矛盾趋深。而今对比一些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失序、社会分化加剧的现状,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对发展中国家更具可借鉴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文版的出版非常重要,丰富了阿拉伯语读者的阅读需求。这部著作探讨了国家如何实现繁荣,社会如何实现进步。不仅仅是阿联酋,整个中东地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取借鉴。”阿联酋文化与知识发展部部长努拉·宾特·穆罕默德·卡阿比在日前举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阿读者会上的评价,道出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心声。吉布提财政部长伊利亚斯·达瓦莱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希望学习中国经验,共同建设好吉布提国际自贸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全球合作高级政策顾问马克·范博加尔表示:“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减贫经验在非洲落地,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伟大目标。”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交流,在互学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潮流。
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到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中拉论坛……由中国倡导成立、主要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多边合作架构实现了全球覆盖,为发展中国家交流经验、规划合作搭建了平台。从提出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一系列推动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生动诠释了“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的中国承诺。在这样的平台上,有思想引领,有经验分享,有切实行动;人们在相互启发、共同探索中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
以历史为纵轴,以时代为横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行的轨迹,凸显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世纪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非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印度、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相聚万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为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为推动亚非合作、南南合作,为促进南北合作,发挥了重大历史性作用。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提升,改变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总格局,成为塑造战后国际秩序的新力量。
势随时转,治与世宜。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历史”跨入了又一个新阶段。恰如恩格斯所总结的,“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奋发有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上群体性崛起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金砖合作机制应运而生,同其他各种真心致力于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相得益彰,不断创造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的新范式。人们公认,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国际体系变革、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并推动了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现有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改革,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开辟了新道路。
“发展中国家迎来了集体崛起,这是非常富有建设性的历史变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基欧汉的这一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即便是从西方视角观察,人们也能发现任何时代的国际体系发展史都是政治力量和财富创造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
时代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容忽视。当然,这个力量绝不意味着替代,更不意味着争锋。只要能够抛开旧时代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思想痼疾,人们就可以清醒并明智地认识到,这些新兴力量对现行国际秩序所贡献的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习近平主席就此曾作生动形象的阐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是要动谁的奶酪,而是要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
(四)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把握自身命运、走稳发展之路的重要时期。世界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各方围绕利益、规则的博弈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