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风采 > 正文

她的好,百姓看得真(点赞中国·人物)

山西代县段家湾村刘桂珍,村医、老师、支书、主任,一肩挑四担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7/6/14 【字体:

54岁的刘桂珍,这辈子给公家挑了四副担子:39年乡村医生,29年乡村教师,19年村支书,14年村主任。一肩挑四担,工龄加起来,足够别人干两辈子。

这些担子都是临危受命,不是为了村里的老人有医看,就是为了娃娃们有学上,或是村里防洪防火有个跑腿管事的。这个体重不到80斤的瘦小女人,把每副担子都扛在肩上,把每个村民都装在心里,挺起了小山村的一片天。

国家给的村医补贴,全都贴给了老百姓

刘桂珍是山西代县峪口乡段家湾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还是村医和代课教师。她的家就在村口,未及登门,就遇到了她84岁的公公杨天德。谈及刘桂珍39年义务出诊,没收过一分钱出诊费和注射费,杨老汉且喜且怨,笑笑说:“她是个愣人!”

方言里,愣就是傻。刘桂珍其实不傻,反倒很聪明,曾是全村唯一上过高中的女性。只是架不住村干部三番五次登门做工作,不想乡亲们跑几十公里外去看病,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当了村医。

刘桂珍怎么也没想到,1978年的人生抉择,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不仅大学梦成了水中月,此后39年,体重越来越轻,担子越挑越重,事无巨细,忙忙碌碌,连照顾家人孩子也变得奢侈起来。

刘桂珍的好,老百姓看得真切。

村民郭治恭说:“她当村医不一样,随叫随到,出诊、打针都不收费,不仅我们村不收费,周围村也不收。老百姓过意不去,买些牛奶糕点送过去,她都退回来。当村干部后,填表填单都是上门服务。”

刘桂珍肤色黝黑发黄,一头短发,双眼澄澈。她说:“医生就是给人看病的。人找你的时候,都是痛苦的时候。特别一些老人经济条件差,看完病,拿了药,从衣服兜里掏半天,掏出来也没有多少钱,10块,5块,1块,连50块一张的票子都没有,收那个钱,真是于心不忍。”

刘桂珍家其实并不富裕。“近几年,当村医一个月能有400多元的公共卫生服务补贴,以前没有补贴的时候,我日子也能过得去,现在国家给了补贴,我更能给困难的乡亲贴这个钱了。”

就这样,刘桂珍把国家给她的补贴,全都贴给了老百姓。“村里人少,常住也就20来人,我收入微薄,总比老百姓多。村支书一个月能发300元,代课教师一个月600元,我得到的够多了。”

只要不让病人痛苦,付出多大辛苦都愿意

乡村医生不好干,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人找,就得出门。刘桂珍说:“病情就是军情,有的病疼得厉害,就得跑着去。”

最远的讲堂村,来回得走12公里路,有时晚上去,早晨才能回来。村里人烟稀少,白天都少有人走,夜里更是安静得怕人;偏桥村虽然不到两公里,但爬坡过沟,路最难走。

“只要能消除病人的痛苦,付出多大辛苦我都愿意。”刘桂珍常常忙得吃不上饭,遇上村里人见面打招呼,问吃了没,她半天回答不上来:“可能吃了吧,我也记不得了。”

她每次回到家都是匆匆忙忙,赶紧拿了药,找点吃的,又火急火燎出门。两个女儿“扔给了”婆婆,做饭的差事“撂给了”丈夫。

丈夫杨宏生说:“心里没想法不可能。但两口子,她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不帮衬谁帮衬?”

刘桂珍“记性不好”,搞不清给乡亲贴了多少药钱、多少出诊费,垫付了多少新农合养老金的保险。但乡亲们的好,她永远记在心里。

有个大娘,每天骑车经过的时候,都对刘桂珍说,“路上大车多,慢些走”;老父亲下葬,移民进城的20多人都赶来送别;卖苗木起树的时候,认识不认识的山里人都来帮忙;有次去两家店村出诊,坡太陡,刘桂珍把自行车上锁后放在岔路边。谁知道一名村民认出她的车子,硬是扛回了村里头,说怕丢了……

没觉得自己是“官”,只觉得责任沉甸甸

2012年,按照县乡统一部署,村里启动第二次移民搬迁。村里人问:“桂珍,你走不?”刘桂珍说:“我走!”

为了带动村民,刘桂珍拿出省吃俭用的8万元,又借了4万元,第一个购买了一套县移民小区楼房,13户村民响应。但她的新房至今没有入住。

“新房子为什么不住?”“病人叫我,我就走不了。到了县城,我也还得回来。”刘桂珍说。

“其实,这房子就没必要买?”“我要不走,就没人肯搬。”刘桂珍说,“村里夏天一下大雨,随时都有山洪,不搬怎么办?”

2010年夏天山洪暴发,路很快就堵了。石头加土木结构的房子,不是被洪水冲出一个深坑,就是被山上的石头砸断房梁。

刘桂珍挨家挨户走访,还没走访完,路上就遇到了病人。“一个大婶滑倒了,当时还有生命体征,我赶紧给针灸治疗,后来赶紧送医院,一检查是脑出血,没救住。人的生命怎么那么脆弱。”刘桂珍哭了。

等她回到家,推门一看,满地尽是淤泥,“山洪暴发的时候,我的两个娃娃睡在诊所床上。我打地铺睡了50多天。”

此后,一下雨,刘桂珍晚上就不敢睡觉,常常打一把伞,在村前公路边察看汛情。雨一直下,她就蹲在雨地里守着,生怕出现不测。

“夜深的时候,真的很冷,也很害怕。”刘桂珍抹着泪说,“我给老百姓做不了啥,但可以站岗放哨。”

刘桂珍没觉得自己是“官”,只觉得责任沉甸甸的。

荣誉名利常“归零”,心灵更是如此

1988年,村小学开学两个月了,也等不来个正式老师,15个小学生眼看就要成“文盲”。村里找到刘桂珍,“你就暂时给学生代代课,等分配来新的老师,你就不用代课了。”

1 [2]

加入收藏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